据1982年中华书局版游国恩《离骚纂义》简注音义。
予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王逸曰:滋,莳(移植)也。十二亩曰畹,或曰田之长为畹也。树,种也。二百四十步为亩。言己虽见放流,犹种莳众香,修行仁义,勤身自勉,朝暮不倦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时珍曰:寇宗奭(宋药学家)曰,兰草,诸家之说异同,乃未的识,故无定论。今江陵澧州(音离,今湖南常德)山谷之间颇有之,山外平田即无。多生阴地幽谷,叶如麦虋(音门,谷类总称)冬,而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花黄绿色,中间瓣上有细紫点。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开时满室尽香,与他花香又别。
谨按:兰之为无,旧说纷纭,李时珍之辨最为明确。其所引朱熹之说,已见于纫秋兰以为佩句下。又此文兰九畹与蕙百亩,行文偶而相对耳,其数原不可拘。诸家纷纷考说,且或据此以论兰蕙之贵贱,殊失之泥。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王逸曰:畦,共呼种之名。留夷,香草也。揭车,亦芳草,一名䒗輿。五十亩为畦也。杜衡、芳芷,皆香草也。言己积累众善,以自洁饰,复植留夷杜衡,杂以芳芷,芬香益畅,德行弥盛也。
谨按:此文畦作动词用,朱熹释为陇种是也。留夷即芍药,杜衡即马蹄香,王引之所说甚详可据;唯谓兰因花香而为香草,未免失考。揭车不常见,洪氏补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可参,郝懿行(清考据学家)尔雅义疏释揭车,引御览所录广志,文亦略同。又此节所云香草,皆喻平日所栽培荐拨(推荐提拔)与己同志者,而自章句以下,诸家多以修身洁行为言,不特与上文扈江离与辟芷、搴木兰、揽宿莽诸语重复,且下文萎缩何伤、众芳芜秽云云,又当作何解?朱冀释滋、树及留夷、揭车等均凿而无当,绝不可信。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
王逸曰:冀,幸也。峻,长也。刈,获也。草曰刈,谷曰获。言己种植众芳,幸其枝叶茂长,实核成熟,愿俟天时,吾将获取收藏,而飨其功也。以言君亦宜蓄养众贤,以时进用,而恃仰其治也。
谨按:枝叶峻茂,俟时将刈,接上兰蕙、留夷、揭车而言。王逸于上既曰修行仁义,于此又谓蓄养众贤,以时进用,显系自相矛盾。汪瑗之说甚凿。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王逸曰:萎,病也。绝,落也。言己所种芳草,当刈未刈,蚤有霜雪,枝叶虽蚤萎病绝落,何能伤于我乎?哀惜众芳摧折,枝叶芜秽而不成也。以言己修行忠信,冀君任用,而遂斥弃,则使众贤志士失其所也。
戴震曰:芜秽,所云兰芷变而不芳之属是也。非诚好修,有不随世遇转移乎?是屈原之所哀矣。
谨按:以上八句,盖谓昔之所以汲引众贤、并居朝列者,原冀其与己同心协力、赞助美政;乃竟不然,昔之引为同志者,今皆反颜以事仇,同流而合污。推其所以然者,皆诸人势利萦心、中虚易夺之故。因念此辈苟保其芳草之质,虽至枯萎凋落,亦复何伤;乃竟相率而变易为芜秽,与恶草同其祸害,尤属误解。陆善经、五臣以下遂多沿其失。盖凡以为八句之中既有屈子自喻修行仁义而遭斥弃,又有众贤失所萎死之意者,均迂曲难通。汪瑗一以屈子自喻为解,复失之牵强。朱冀能辨朱熹之失,而萎绝句仍不得解。李光地戴震吴汝纶之说最通,余多未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