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
时间:2024-11-07 10:48:3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临汾11月6日电 题:“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

作者 任丽娜 张鹏

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再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到全县域“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一个个荣誉称号成为煤城山西蒲县对外形象的绿色生态名片。

资料图: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蒲县地处山西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蒲县境内20余种矿产资源,尤以煤为最,全县含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县。

作为曾经的水土严重流失地区,蒲县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进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的创新路径,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如今的秀美山川,处处澎湃着绿色新动能。

可绿化的国土面积实现全覆盖

蒲县梁峁残塬、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一度非常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23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1.4%,加之长期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境内整体生态环境脆弱。

多年来,蒲县“换书记不换主意,换县长不换主张,届届连念山水经,一张蓝图绘到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程。

山峦间的一面面陡坡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垒石树坑,一棵棵高约1米的油松傲立风中……走进山中乡宋家庄村,曾经残破的塬面上全部披上绿装,新栽下的树木茁壮成长。

蒲县林业部门负责人芦旌说:“前些年造林时,已经把连片、平缓的地方全部栽满树,如今的造林地点是分散、偏远的小块地,立地条件和施工环境都很难。但难也得干,还要干好,越是残塬沟壑就越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就越需要去造林、去修复、去治理。”

近年来,蒲县大力实施造林增绿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先水后树、依水造林”的原则,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通道绿化、县城增绿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深入实施环城生态圈和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绿化体系,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9%。

特别是蒲县通过采取专业队施工、垒石坑客土回填等措施,实现了土石过渡带、裸岩砂石地的植树造林新突破,保证了林木成活率,使以往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重新披上绿装。仅垒石坑植树就达到89万株,存活率98%以上,基本实现了可绿化的国土面积全覆盖,创造了“垒石坑填土植树最多县”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蒲县也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

昕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蒲县的母亲河。昕水河人工湿地公园,水流潺潺,黑鹳翱翔,白鹭栖息,一派如画风光。

资料图:蒲县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蒲县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总投资1500多万元,采用“垂直潜流+水平潜流”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实施了昕水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同时将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景观打造融为一体,提升综合治理效益,在人工湿地配套了绿化工程,种植芦苇、蒲苇、黄花鸢尾等植物,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昕水河人工湿地公园负责人范定国说:“昕水河人工湿地达到了设计功效,过滤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有效改善了辖区内昕水河水质,蒲县出境断面水质指标逐年下降。”

多年来,蒲县积极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对流域内山、水、田、路、农、林、草、畜实施统一规划,近、中、远期利益兼顾,对农林牧用地实行优化配置,对种植业实施最佳结构调整,坚持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对流域进行开发性治理,以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养殖来实现农民增收,最终实现流域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同时,蒲县探索完善县、乡、村的河长、林长、环长、路长“三级四长”模式,进一步构建大水保大生态的工作格局。河长看护河道、河流,环长监督生活环境,路长管理道路上的粉尘,每一条河、每一片林、每一条路,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人抓、有人管,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在蒲县薛关镇的红山村、佛连村、刁平村,在太林乡的河底村、武家崖村,在蒲城镇的太夫村……曾经的荒山荒坡成为层层叠叠的梯田,整齐排列的经济林、一茬一茬的小杂粮,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资料图:蒲县荒地变沃野,沟壑成粮川。蒲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环境治理也推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坐落于南川河上游河谷地带的蒲城镇刁口村,现有野生连翘2万余亩,是蒲县野生连翘的优生区,现有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第一。刁口村年产青翘约30万公斤,黄翘约10万公斤,村民每年采摘连翘的总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每户农民能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不等。

近年来,蒲县古县乡通过组建苹果产业联盟、建设示范种植基地、打造智慧果园、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走出了古县乡苹果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产业越做越强,名气越来越亮,果农的收入越来越好,苹果产业成了古县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成为蒲县特优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荒地变沃野,沟壑成粮川。蒲县在薛关镇、蒲城镇、古县乡、山中乡的连片垣面提标玉露香梨3000亩、苹果1万亩,配套冷链物流、仓储交易、果品加工,升级改造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建设5万吨饲料加工厂,打通了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一道道支离破碎的残塬、一条条水土流失的沟壑披上了绿装,“石山土盖头”变成“百里披锦绣”。(完)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30多岁辞职重返校园动力在哪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市场监管部门增强电离辐射相关领域计量能力高质量供给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首个全国电离辐射领域计

  • 美的置业发布董事调整相关公告 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10月22日,美的置业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满足上市公司

  • 一名澳大利亚汉学家的“滚石”生活

    近日见到澳大利亚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兼职教授薄国强(Roland

  • 梅菜扣肉是哪里的菜?梅干菜泡超过12小时可以吃吗?

    梅菜扣肉是哪里的菜?梅菜扣肉是汉族传统名菜,属客家名菜,原是广东

  • 河北泊头开展爱粮节粮主题活动

    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16日,河北

  • 王萍萍: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 天天热讯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

  • 基金投资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选择基金进行投资?

    基金投资的特点是什么?1、分散投资:基金投资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

  • 全球新资讯:​西平县专探赵丁庄小学召开秋期资助工作会

    为了完善学校一体化学生资助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精

  • 南铁迎国庆假期返程客流最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154.8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10月7日电 (刘力鑫 陆逸)记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

  • 氨基酸种类多样,功能各异?

    氨基酸的种类非常多样,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根据常见的分

  • 山东畅通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让农产品搭“顺风车”“进城”|世界快讯

    中新网济南9月4日电(记者 孙婷婷)4日上午9时,一辆城乡公交车像往

  • 9月2日央行开展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_热推荐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

  • 适合量子技术应用的特种光纤问世

    英国巴斯大学物理学家开发出新一代特种光纤,以应对未来量子计算时

  • 每日热门:​不惧“烤”验,火热攻坚——直击罗山法院夏日集中执行行动一线现场

    炎炎夏日,暑气熏蒸,罗山法院执行干警无惧高温酷暑的持续“烤”验,用

  • 西峡法院调研案例信息工作硕果累累

    近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023年度全市法院研究室条线整体工作情况进

  • 深圳全年将完成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_世界独家

    2024年,深圳将继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计划完成

  • 民生
    • 天天短讯!把客流增量变经济增量 这届广交会再现“客从八方来”盛况

    • 焦点消息!感冒时吃抗生素能好得更快吗?

    • 进入整车装配阶段!CR450动车组样车将如期在年内下线|全球快播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