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屏边县玉屏镇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规范化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形式,用活“加、减、乘、除”法,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阵地建设做“加法”。把阵地建设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普惠性工程,在各村社区标准化建成17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实践站开展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宣讲等活动,密切志愿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做深、做细、做实志愿者联系群众工作,做到阵地“建”起来、志愿者“动”起来、站点“热”起来。今年来,通过实践站服务群众4450余人次,切实让实践站成为知民情、解民忧的前沿阵地。
群众跑动做“减法”。“有事找志愿者”“有意见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玉屏镇致力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群众办事的桥梁、参政督政的平台、群众诉求的通道,让志愿者的作用在群众身边呈现,以志愿者的主动、减少群众的跑动,心贴心、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服务,今年来,玉屏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通过网络代办等形式为群众办理实事216件,切实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代办点、一口清的群众窗口。
效果成效做“乘法”。聚焦全镇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利用会议调度、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镇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常态化监督指导,促进志愿者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速工作的推进落实。今年来,共组织开展会议调度3次,实地督促16次,走访群众168人次,切实让实践站成为访民情、促民生的中转站。
短板弱项做“除法”。聚焦群众急需的科普、法律、文化等知识的短板弱项,依托各村社区“新时达文明实践站”,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五普”“三话六学”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对国家政策、科普、法律知识进行宣讲,对群众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逐步补齐群众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今年来,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法律知识、科普教育等专题宣传宣讲168次,解答群众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机动车过期未检、户口迁移等问题145余个,切实让实践站成为讲政策、答民问的群众教室。
下一步,玉屏镇将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民生热点,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功能和作用,用心用情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助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标签: